9月11日下午,本所合伙人施乔律师受邀参加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举办的国资平台企业财务及合规性管理培训,为600多位国资平台企业代表作了题为《基于司法裁判观点,看大宗商品融资性贸易的识别与防范》的主题分享。
施乔律师以其承办的一起保理型融资性贸易案件引入,为与会人员呈现出融资性贸易的基础面貌,随后结合自身多年处置大宗商品、融资性贸易案件、供应链金融案件的丰富经验,从融资性贸易的模式及其交易结构、循环融资性贸易司法观点分析、贸易业务风险细节识别等方面,深度诠释、分析了融资性贸易的模式、特征、法律要件、特有风险等,系统介绍了所涉单位、人员的行政、民事与刑事责任风险,详细解析日常业务过程中识别融资性贸易的八大类60余个指征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大宗商品融资性贸易风险的举措。本次分享与会人员600余人,通过施律师三个半小时的实务分享,收货颇丰,对大宗商品贸易过程中的空转型贸易风险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知。
针对大宗商品贸易中存在的融资性贸易风险,泰和律师始终关注贸易实践中的新模式、新形态,跟进国资监管动态,结合自身执业经验,及时提示客户单位贸易活动中的新旧风险。另外,泰和律师结合自身承办、参与的大量真实案件以及最高院、省高院的既往判例,针对融资性贸易各模式进行了重点的调研,从交易起源、链条节点人类型、交易习惯、证据材料留存、货物流转等十多个维度横向对比,分析总结了一套该类案件的债权追索策略、诉讼方法、风险体检识别清单,努力为企业提供包括诉前追索、诉讼清收、债务执行等在内的全流程法律服务。 |